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资讯 > 正文

2019——2021年民研所大事记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2-23 [来源]: [浏览次数]:

2019——2021年民研所大事记


2019年

1、2019年5月,刘超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灾害文化与生死观”学术会议,发言题目:《家庭重组与地方社会重建:5·12汶川大地震后重组家庭调查研究》

2、2019年7月,刘超参加中国先秦史学会、四川省大禹研究会举办的“海峡两岸禹羌文化研讨会”,发言题目:《非遗保护背景下的官祭与民祭:基于北川大禹祭祀习俗的人类学分析》

3、2019年8月,刘超参加呼伦贝尔学院举办的2019年中国人类学学会学术年会,发言题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文化振兴:基于汶川县月里村“褂卧”节的调查研究》

4、2019年9月,陈沛杉入选“天府万人计划”天府社科菁英项目。

5、2019年10月,刘汉文主持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规划项目:以特色村落文化为主的羌区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路径研究

6、2019年11月,刘超参加西南民族大学举办的“羌族节日与服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符号资源创新与共享”学术会议,发言题目:《非遗保护视野下的官祭与民祭:基于北川大禹祭祀习俗的人类学分析》

7、2019年12月19—20日,张宗福参加四川省作协、中共阿坝州委宣传部、阿坝州文联举办的“阿坝作家书系(第二辑)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并就宁可多杰的小说发言。


2020年

12020年8月16日,参加《社会》杂志举办的“第九届社会理论工作坊专题十八:风险感知:社会协同与本土知识”,发言题目:《风险适应:仪式、经济与制度作为风险应对的方式》

22020年10月16—18日,张宗福参加茂县文联举办的“文学羌地,生态茂州”金秋笔会暨茂县作家研讨会,主持并发言。

32020年11月15--17日,参加中国人类学学术年会,发言题目:《人口流动与文化传承:基于5·12汶川地震羌族地区调查研究》

42020年11月27—29日,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举办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暨‘川派评论’工作座谈会”。张宗福参加并发言。

5、本年度获批项目: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横向项目:甘孜、阿坝州2020年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

2)汶川县委托横向项目2020年汶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监测。

3)2020年 四川省社科联青年基金项目:四川民族地区爱国土司的爱国情怀及统一战线的建立研究。

2021年

1、2021年1月,刘超担任副主编纂的《中国羌族历史文化集成.羌族非遗卷》以及参与编撰《中国羌族历史文化集成.羌族民俗卷》两本著作出版。

2、2021年1月,刘超参加地方社会服务项目,为汶川县霸州镇周达村木上寨撰写村志,总结木上寨脱贫攻坚经验及成果。

3、2021年3月26日张宗福参加了成都草堂博物馆四川省杜甫学会中国杜甫学会举办的“草堂书院揭幕仪式暨四川省杜甫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中国杜甫学会第十届年会”,并发言。

42021年6月9日,张宗福参加了九寨沟县委宣传部、阿坝州文联、阿坝州评协举办的“九寨沟县作品研讨会”,主持并发言。

52021年6月,顿珠卓玛在《西藏大学学报》(2021.2期)发表四川若尔盖牧区藏族“洁净观”解析》

62021年11月,陈沛杉的《用好藏文文献中的国家认同内容支持涉藏宣传工作的建议》(研究报告 独立作者)获得3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72021年12月9日,张宗福了参加阿坝州文联、阿坝州评协举办的“阿郎《阿依姆姆》研讨会”,主持并发言。

82021年12月顿珠卓玛在《中国藏学》(2021.4期)发表论文试析藏族“鲁”文化中的生态伦理传统——以若尔盖牧区为例》

92021年12月张宗福《阿坝作家作品研究论集》、顿珠卓玛《安多地区藏族民歌收集与整理》书稿与四川民族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

10、本年度获批项目:

1)2021年,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省部级):川西民族地区传统村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研究

2)2021年四川省社科联青年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羌族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路径研究

3)2021年四川省民委委托横向项目(两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少数民族文化自觉及实践路径研究四川涉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

(4)2021年,四川省民委古籍办委托横向项目:羌族古籍资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