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藏羌研究 > 正文

释比图经研究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0-04-21 [来源]: [浏览次数]:

释比图经是羌族释比在做宗教仪式时占卜类的用书,为羌族传统的宗教绘画图册。民间又叫做“算薄”、“摩刷”、“刷勒兹”、“刷簿”等。自从2004年开始,研究所工作人员一直通过各种渠道,苦苦寻找,直到2009年5月才最终了解到茂县永宁寨何清云老释比尚保存一套完整的释比图经,更让我们兴奋不已的是他老人家能清楚地解释其内容。当老人弄清楚我们的意图和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后,他激动地说:“大地震后,党和人民政府给我们重建了家园,又要重建我们的文化,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我理应贡献。”老人在完成祭礼后,将传承了16代、曾经四处辗转藏于田地和畜圈的圣物送到我们手中,为了避免表述不清,他带来徒弟杨天荣一同给我们解读这套图经。

被称为《羌族释比经典》姊妹篇的《羌族释比图经》为折叠式双面彩绘画卷,是羌族传统社会中独特的艺术绘画形式,是承载羌族传统历史文化的圣书。画卷全长820厘米,由277幅小画连缀而成,每幅小画长16.5厘米,宽10厘米,合则为册、展为画卷,分上下两部,被尊为“摩刷”。其中,上部用麻布做底,在上面裱纸而成,其内容涉及羌民族的宗教祭祀、卜卦、婚姻、丧葬、生产生活等多方面内容,观此画卷,庭院、寺观、民居、楼阁、神塔、山峦、河流,恬静自然;行者、坐者、病人、祭司、耕夫、樵叟、骑马驰者,执斧锯者,各具神态;耕作稼穑、修房建屋、祭祀还愿、婚姻丧葬,通览无余。目前,上部内容已经出版,名为《羌族释比图经》。图经采用传统的国画手法,于麻布上面绘作而成。

有很多学者将《羌族释比图经》称为“天书”、“奇书”、“圣书”,以此来说明它的魅力。“天书”是说,《羌族释比图经》是一本无文字说明的古羌文化典籍,所以除少部分释比外,一般人难以解释,所以被称为天书。“奇书”是说,《羌族释比图经》尘封千百年于岷江上游羌族聚居区,它为我们研究羌族宗教、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诸方面领域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资料,释比通过看图诵经能解开许多羌族历史文化之谜,解开羌族历史发展、社会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尚未研究的领域。图经带着许多未解之谜,被称为古羌文化的稀世珍宝,因而有人称之为“奇书”。“圣书”是说,《羌族释比图经》是羌族一本无文字的图画经卷,它在人们的信仰世界中占独特的价值,是一本直观的宗教叙事画卷,是一部承载羌族宗教、社会、历史文化的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