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作品 > 艺术作品展示 > 正文

羌族传统体育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6-23 [来源]: [浏览次数]:

近年来,学校先后组织课题组赴汶川、理县、茂县、北川等地实地调研、专家访谈、资料查阅,开发举石墩、推杆、扭棍子、跳背篼、抱蛋等24个羌族体育项目。课题组本着“传统与现代结合”、“本土与竞技结合”的原则,项目的开展形式、技术动作、评判标准、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化整理。开展项目具有多样性特征,既可以作为运动会的比赛项目、表演项目,也可以作为日常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在羌族体育资源整理、研究、开发的过程中,使技术动作规范化,既要保持民族体育的特性,又要符合现代体育的要求。课题组对评判标准进行深入研究,使其更具可操作性。不同项目对场地的要求也不同,如举石墩、推杆、扭棍子、抱蛋等对场地的要求不高,而转秋、爬溜索等对场地就有特殊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安全因素。项目组对体育器材也作了标准化处理,如推杆的规格:600cm×Φ8cm(中间Φ10cm)或400cm×Φ8cm(中间Φ10cm);扭棍子的规格:120cm×Φ8cm;转秋木质横杆规格:600cm×Φ15cm;丢窝石片规格:直径12cm,厚度1.2cm,等等。在制作这些体育器材时,也充分考虑其民族特性,用代表图腾的“羊”的抽象符号以及祥云符号进行装饰,实现实用性、艺术性的完美统一,这些器材既可以用于体育活动,又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在2018年“康养·汶川”羌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举石墩、推杆、扭棍子、跳背篼、抱蛋、拔河、丢窝窝、抬轿子等被列为竞技类项目,转秋、舞蔴龙、爬溜索等被列为表演项目。除石墩、推杆、扭棍子等竞技性强的项目外,大部分项目都具有娱乐性、游戏性、观赏性以及群众的广泛参与性等特征,有效推动该地区的全民健身运动。

推杆”,羌语称“无勒泽泽”,又称“窝格得得”。推杆的规格:600cm×Φ8cm(中间Φ10cm)或400cm×Φ8cm(中间Φ10cm)


“扭棍子”,羌语称“勒斯格巨”


举石墩,羌语称“窝得轴”又称“亚巴册它杀”


拔河,羌语称“俄米切让”


抬轿子,又称“骑马马”,羌语称“窝格架”


跳背篼,羌语称“厄勾达所”


丢窝窝,羌语称“如不哦萨”又称“奇窝舞勒”


抱蛋,羌语称“蛾捉”,又称“汝思达”


转秋,羌语称“学什依达”,又称“秋格拉萨”


舞蔴龙,羌称“索皮亚布拉初”


爬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