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田野调查 > 正文

田野调查:我所研究人员前往汶川县霸州镇木上寨进行田野考察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01-14 [来源]: [浏览次数]:



2021年1月2--10日,我所专职研究人员刘超前往汶川县霸州镇周达村木上寨进行田野考察,考察的主题是木上寨的历史变迁、民俗文化与脱贫攻坚。木上寨位(组)于汶川县灞州镇周达村,地处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位于岷江上游杂谷脑河北面,是比较典型的高半山台地羌族村寨。木上寨(组)距离周达村村委会4.8公里,距离灞州镇26公里,距离汶川县城19公里,距离马尔康190公里,距离成都160公里。海拔2500米左右,气候类型为典型的北亚热带干旱河谷气候,木上寨地区终年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前,主要是种植玉米、土豆、小麦等高山粮食作物。2016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在南充市顺庆区对口帮扶下,木上寨(现木上组)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支柱产业,大力扶持青红脆李产业,并于2018年,实现了村摘帽户脱贫。如今,村民们生产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

木上寨有着悠久的历史,跟据木上周边的布瓦遗址、阿尔遗址等新石器遗址考古发现,可以推测包括木上在内的广大区域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先民居住活动,这些先民的活动一直持续到两汉以前的冉駹族群,后来逐渐与从西北河湟谷地南迁而来的古羌人融合成今天的羌族。最早有关于木上确切记载的史籍是明代郑晓撰写的《皇明四夷考》,对明代的当地羌人活动情况有相当详细的记载:“维州(即威州)路生番(羌)最多,有名色可考者孟董、梁黄、梭城、月上、星上(今理县西山寨)、龙山(今理县罗山寨)、龙溪(今灞州镇龙溪寨)、大寺、小寺、木蝉(今木上寨)等寨”,其还记载了“在灞州堡(今汶川县灞州镇东门口)附近,龙溪、卜南(今灞州镇布兰寨)、木蝉(今木上寨)诸寨与北路黑苦(今茂县黑虎)、三姐生番(羌)相通,每岁畋获,既有盖藏,则以砺兵,劫夺为事”。从清同治五年(1866)年开始,木上就随同整个克枯地区划属理番(今理县)管辖,属于九枯中的中三枯,枯在当地羌语中意为“寨子”。民国时期,改理番直隶厅为理番县,包括木上寨在内的整个克枯地区划归为理番县管辖。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2年2月,包括木上寨在内的整个克枯地区才划归汶川县管辖。

民国时期,英国传教士陶然士拍摄的木上寨上寨全景。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藏,吴达民供图



5.12汶川特大地震前的木上远景,摄于2008年1月(吴天勇供图)



俯瞰如今的木上寨,刘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