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田野调查 > 正文

我所专职研究人员刘超前往汶川县霸州镇周达村木上寨进行田野考察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2-22 [来源]: [浏览次数]:

我所专职研究人员刘超前往汶川县霸州镇周达村木上寨进行田野考察



2023年2月16--18日,我所专职研究人员刘超前往汶川县霸州镇周达村木上寨进行田野考察。木上寨有着悠久的历史,跟据木上周边的布瓦遗址、阿尔遗址等新石器遗址考古发现,可以推测包括木上在内的广大区域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先民居住活动,这些先民的活动一直持续到两汉以前的冉駹族群,后来逐渐与从西北河湟谷地南迁而来的古羌人融合成今天的羌族。最早有关于木上确切记载的史籍是明代郑晓撰写的《皇明四夷考》,对明代的当地羌人活动情况有相当详细的记载:“维州(即威州)路生番(羌)最多,有名色可考者孟董、梁黄、梭城、月上、星上(今理县西山寨)、龙山(今理县罗山寨)、龙溪(今灞州镇龙溪寨)、大寺、小寺、木蝉(今木上寨)等寨”,其还记载了“在灞州堡(今汶川县灞州镇东门口)附近,龙溪、卜南(今灞州镇布兰寨)、木蝉(今木上寨)诸寨与北路黑苦(今茂县黑虎)、三姐生番(羌)相通,每岁畋获,既有盖藏,则以砺兵,劫夺为事”。从清同治五年(1866)年开始,木上就随同整个克枯地区划属理番(今理县)管辖,属于九枯中的中三枯,枯在当地羌语中意为“寨子”。民国时期,改理番直隶厅为理番县,包括木上寨在内的整个克枯地区划归为理番县管辖。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2年2月,包括木上寨在内的整个克枯地区才划归汶川县管辖。